内容变化,立场也发生了变化。

在当下,在网络与信息愈加爆炸的今天,内容创作似乎变得愈加功利化了,也愈加难以理解。

就内容创作者的角度,内容可以从「去理解」和「被理解」两个角度去分类。我们为什么去制造内容,究竟是为了让自己更去理解一个东西,又或者是为了取悦于我们的读者?最让人害怕的一点是,现在所有的内容都被数据化了。就最原始的文字来说,每一篇的文章的下面,都被赋予了所谓阅读量,点赞数,评论数。一篇篇文章的数据都被量化,人情味逐渐削弱,文章变得直击人性的弱点且标题等。而这不过是为了骗取转发与访问量,进而与利益直接挂钩。这潜移默化中转换了创作者的思路,文字逐渐变得公众化且充满讨好。

以微信公众号平台为例,在这里,可以看到创作者们逐渐转变的缩影。翻阅公众号的最初始文章,或许作者笔法显得青涩,但出发点都是基于自己的感想。或是思想,或是认知,或是理解,大多都是基于「去理解」的角度。可以说这个阶段的文章都是写给自己看的,科普类文章也是各种干货满满。但是通过公众号数据的各种反馈,“为啥我花费这么多时间写得文章没有得到好的反响?”“为啥这篇随便写得文章反而阅读量与评论很高?”于是创作者的心境开始变化,文章变得老生常谈,甚至重复而冗余,但是也更成功了。这里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微信这种信息孤岛平台的封闭性,它让无数的优质内容无法暴露于主流搜索引擎下,最终随着时间而湮没,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不断翻新以往的文章而追求更大的曝光量。

真的更成功了嘛?可能创作者一时间得到了粉丝,流量,广告收入上的增长,但是他们被数据主义绑架了。为了流量,他们不得不日更,其品质也可想而知。十条推送有九条都是广告,唯一一条原创质量也大幅滑坡。反馈机制本应该是不断让自己成长变好的存在,然而事实却变为不断强迫创作者去迎合大众的牢笼。外加各种审查,攀比,创作者早已失去了创作的初心,内容也渐渐失去灵魂。究其本质,当内容遇上商业化,一切都变味了。塑造伟大作品的土壤已经被污染,想要成功孕育伟大只能渐渐依靠植株自己的强大。伟大愈加稀少了,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影视,音乐等等都无一幸免。

为何会这样?为何会出现数据主义,为何现在是个APP都会设计赞与评论这种功能,为何会产生社交上的攀比与利益联结?

这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信息时代巨大的浪潮面前,大多数人都变成了旁观者。在经历着其带给我们好处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巨大的困惑。新兴事物层出不穷,同时又显得匪夷所思,爆红的比特币狗狗币,突然兴起的电动汽车,毫无营养的各种影视剧,直播自媒体横扫全球。一切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我们妄图去理解,最终才发现时代的主旋律已经变为:

「当局者清,旁观者迷」

现在事物的复杂与精妙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常人能够轻易理解的范围。社会不过也就是被少数聪明人和有资源的人联合操纵运作的巨大透明壁,我们可以看见,可以讲述,却无法触及,只有真正的当局者才明白其内部的运作原理。身为旁观者的我们,一部分选择妥协去享受其带来的便利,一部分自认为聪明看透一切妄图指点江山,还有一部分钻研研究门道,结合自己的强项去将原理移植到擅长的领域。三种状态孰优孰劣不用多说。作为一个善于思考的旁观者并去努力混为当局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回到内容创作本身,我选择独立博客作为载体的原因也很明显:我只想不受限制遵循自己的本心去写一些可以被互联网检索到的东西。现在的我的写作目的主要是为了「去理解」,在一次次自我对抗中不断进步。去理解厘清复杂的问题,去独立思考社会现象,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去记录平凡自我的成长历程。不去过多在意所谓阅读量,评论量,更像是逃离数据主义时代的数字化记录。如果有访客偶然访问到我的小网站,那是我的荣幸,不过并不会对我产生太大的影响。或许未来的一天我的重心会偏向「被理解」,但那时候时代的创作又会被数据主义量化成什么模样,有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了。